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应届本科生一线城市就业月薪7885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7 19:43:00    

近年来,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城市分布上有哪些变化?

麦可思研究院2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 近五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在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均有小幅下降,2024届分别为15%、25%,近两届基本持平;在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就业的比例分别从2020届的19%、37%,升至2024届的21%、39%。

毕业生到二、三线及以下城市就业的比例提升,有多个因素。一方面,随着产业梯度转移,和特色产业集群的不断培育与发展,此类城市为本科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其次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这些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日益完善。第三,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高,相对来说,低线城市的生活成本较低。尤其是很多人回到家乡及附近所在的城市就业,距离父母的距离也近,总体生活压力较小。

此外,这种变化本身也与高校扩招、毕业生逐年增多有关。毕业生增加较多,但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的新增需求不会大幅增长,就业竞争激烈,很多毕业生就选择到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就业。

整体来看,当前,不同线级城市各有优势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其中,一线城市凭借其领先的经济体量、完善的产业生态、丰富的就业选择和优厚的薪酬回报,依然保持着对毕业生的强劲吸引力。

其中,衡量一座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对外地人才尤其是外省籍人才的吸引力是一个重要指标。报告显示,从各城市本地就业本科生中外省籍毕业生占比看,北京、上海仍是吸引力最高的城市,2022-2024届合并计算,占比分别为82%、75%。

一线城市保持对毕业生的吸引力还体现在薪资方面——依托其经济能级优势与产业集聚效应,为毕业生提供了较高的薪资基准线,带动其月收入持续增长。麦可思数据显示,2024届本科毕业生在一线城市的月收入达到7885元(全国本科平均:6199元)。

部分新一线城市则凭借后发优势,展现出强劲的上升动能。2024届本科毕业生在新一线城市的月收入为6543元,相比2020届(5609元)增长了17%,增速高于一线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之外,在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随着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等快速发展,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当地高校毕业生留下来,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人口流入。

以合肥为例,2024年,合肥市新招引高校毕业生超35万人。今年一季度,新招引毕业生近6万人。

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林斐对第一财经分析,产业的发展是集聚人口的支撑,产业的布局变化会带动经济和人口密度的变化。这些年合肥的整体发展思路比较清晰,准确把握了产业发展规律,一方面做好原有产业的集聚提升,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汽车、光伏、集成电路等。而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比较大,对年轻人有比较大的吸引力。

西安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去年西安规模以上工业中,新能源汽车产量112.43 万辆,增长14.3%。充电桩产量 62.83 万个,增长26.3%。太阳能电池8180.11万千瓦,增长 61.4%。3D 打印设备545 台,增长41.9%。集成电路圆片 885.40 万片,增长 36.7%。

在武汉,2024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超1.65万家。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414.42亿元,占GDP比重为30.4%。

来源:第一财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