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到5月,四川迎来候鸟的“返程高峰”。随着我省电网建设不断推进,纵横交错的输电网络难免会和野生鸟类的繁衍迁徙产生交集,面对线路安全与物种繁衍的全新命题,国网阿坝供电公司创新推出的"生命鸟巢",让高原上的输电铁塔成为新生命的摇篮。
国网阿坝供电公司高原女子飞巡队队员 白玛机:这个是110千伏若真线5号杆,每年都会有新的幼鸟在这里诞生,我们今年就要把试点的66个“生命鸟巢”做好标记,方便给这些新家庭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以后它就不叫05号杆了,叫1号房。
作为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若尔盖湿地,每年春季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候鸟在此繁育,但是草原缺乏高大树木,这时候输电铁塔因结构稳固、视野开阔,成为它们眼中的“理想产房”。
国网阿坝供电公司高原女子飞巡队队员 益西卓玛:这种大型鸟在铁塔上筑巢很常见,也是我们这边生态向好的表现,但是筑巢材料里的一些金属丝可能会脱落,就会引发(输电)线路短路的情况。
数据显示,在“生命鸟巢”项目实施前,若尔盖每年仅因为鸟类筑巢引发的跳闸就有15起,项目实施后,因鸟类活动引发的跳闸次数下降了75%。
国网若尔盖县供电公司达扎寺供电服务站站长 夺机泽旦:我记得有一年跳闸,最后找到一截铁丝,就这么点长,就是从它们鸟窝吹下来的,有了“生命鸟巢”,现在这种情况基本没得了。
夺机泽旦口中的生命鸟巢,从2022年第一次安装,到如今已经迭代到了3.0版本。
国网若尔盖县供电公司工会主席 抗州甲:目前使用的人工鸟巢材质是金沙藤,经过防腐处理,和绝缘铁丝周围加固,直径有一米,但是我们发现,在这个产房,大鵟存活率越来越高,你看这张照片,一米的鸟巢明显小了,我们就想今年把它升级到1.5米。
为了管理更加精细化,国网阿坝还在110千伏及以下线路上安装了15套高清视频装置摄像头,并通过后台进行实时监测。
国网阿坝供电公司科技数字化工作部主任 刘勇:大鵟的入住、喂食,包括它的成长、孵化全过程,我们全程进行了记录,目前已经记录了超过2T的视频素材,同时我们惊喜地发现,这些幼鸟食量非常大,整个大鵟家庭一个繁殖季可以捕获600只左右的老鼠(高原鼠兔)。
而高原鼠兔正是草原退化的元凶之一,铁塔之下,草原被它们打得千疮百孔,阿坝州每年都要投入数千万元治理鼠害。
国网阿坝供电公司副总经理 苏旭辉:根据试点数据,人工鸟巢的猛禽孵化成功率提升至100%。为进一步扩大示范效应,下一步计划将人工鸟巢数量从66个扩展至200个,不断壮大我们的空中护草队,形成一个“筑巢-捕鼠-草场修复”的自然生态治理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