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校园到职场无缝衔接!青岛十项举措为青年群体就业加码赋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8:30:00    

近日,青岛市印发《关于开展“就在青岛 享有未来”青年群体就业助航行动的通知》,通过开展“十个一”助航行动,集聚政校企资源,充分挖掘就业渠道,全面释放就业潜能,做实做细就业服务,全方位、闭环式为高校毕业生加码赋能,引导在校生尽早规划职业方向,帮助毕业生正确选准就业方向,助力离校未就业等青年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

发布一封开学寄语。面向所有在青高校学生,推送开学寄语,介绍青岛城市发展优势与前景、引才留才政策举措以及蕴藏的就业创业机会等。组织“寄语传递”活动,动员鼓励学生撰写职业愿景回信,增强大学生对青岛城市认同、环境认同、文化认同、发展认同,提高优秀青年人才来青留青回青意愿。

组织一次开学讲堂。通过开展公益讲堂、职业指导进校园、职业指导专场服务等,围绕大学生关注的职业规划、职场沟通、面试技巧、AI工具应用等,提供产业趋势分析、职业能力提升等服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择业观、价值观。

举办一系列归巢游记专场。紧抓高校学子暑假回乡的时间节点,集中开展“青雁归巢”系列主题活动,开展实习对接、研修交流、城市体验等活动,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回青留青。持续开展“研学+青游记”活动,组织在青高校学生深入产业园区、重点企业、人才社区、历史文化街区等地,搭建了解青岛产业需求、就业场景、城市文化的平台,凝聚留青聚青“强磁场”。

组织一千场招聘活动。结合我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持续发挥国企招聘平台作用,联合举办“国聘行动”等招聘会。依托“青岗优聘”专区,汇集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的高质量优质岗位。全年全市分行业、分链条、分群体,采取专场招聘、人才夜市、校园招聘、设立专区、直播带岗等形式,搭建线上线下供需对接平台,提高市场化就业成功率。

公布一批实习见习岗位。实施“百万”实习见习计划,深入挖掘区域特色产业、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等领域实习见习岗位,提高管理、技术、科研类岗位比重,定期举办线上线下见习实习岗位推介活动。通过见习、实习,引导高校毕业生积累工作经验,拓宽求职路径,提升就业能力,实现及早就业。

开展一系列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深入各驻青高校开展政策宣传、公共招聘、职业指导、创业服务、困难帮扶、职业培训等“六进”服务,多层次、全方位、精准化满足应届毕业生服务需求。举办“职海无忧 青春领航”求职能力提升营。组织在青高校学生走进青岛知名企业,通过“技能提升营”“研学训练营”“云上体验营”等活动,提升大学生求职应聘能力、就业适应能力、岗位熟知能力。

落实一项实名制服务制度。依托各级人社部门官网、公众号、公共就业服务大厅、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就享家”乐业服务站等线上线下平台,公开就业创业政策、办事流程、服务机构地址及联系方式等“三张清单”信息。聚焦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以及长期失业青年,落实“1131”实名服务,建立青年就业服务档案,实行困难毕业生“一人一册”帮扶制度,开展特色招聘、职业指导、培训见习、权益保障、政策落实等专项活动,提供不断线服务,促进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尽早就业。

开展一项特色职业技能培训活动。聚焦辖区重点产业链和重点产业园区用工需求,开设社区职业培训公益课堂,帮助求职者在“家门口”学技术、提技能。创新社区培训模式,引导职业培训机构根据培训内容要求和参训人员情况,灵活采取开办培训夜课、乡村夜校、周末课堂、社区培训小站等方式,方便青年就近错时参加培训。

打造一个便捷可及就业服务网。深化“人工智能”在就业服务领域应用,建设青岛市就业赋能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区(市)打造区域就业赋能中心,支持高校自建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深化“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建设,在商超、步行街、书店、物业服务等生活场所设立站点,提升公共就业服务可及性,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市区街一体、人社高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

宣传一批就业创业人物典型。挖掘优秀青年群体就业创业典型案例,重点展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奋斗历程和成功经验,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营造良好就业创业氛围,引导更多的青年扎根基层,踏实就业,积极奋进,向阳而生。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