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广美毕设”发出新信号:主题性创作也需要被个性照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07:36:00    

Transparency

5月18日-28日,备受瞩目的广州美术学院2025年毕业展第一期开展。毕业展分设大学城校区美术馆、昌岗校区美术馆、岭南画派纪念馆三大主场,本科、研究生各分三期展出。

从中南美专建校初期的11位先驱人物,到大学生“三下乡”墙绘的乡村美育图景,再到茂名渔港早市交易的烟火气息:由广美叙事性绘画实验班学生集体创作的三件大尺幅主题性作品,成为绘画艺术学院展区的核心焦点。

展览现场

广州美术学院的集体创作有着悠久传统。上世纪50年代,由老一辈大家关山月、黎雄才等老先生带队,关注时代主题,提炼岭南艺术语言特色,产生了如《向海洋宣战》《禾香万顷》等经典之作。

这次叙事性绘画实验班成果在毕业展的首次亮相,是“广美毕设”回归集体创作传统的实践,也发出了新的信号——学生作品不只有青涩的、内在的个体表达,回归生活现场、回应现实问题的集体叙事成为新倾向。

一条探索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培养的新路,正徐徐展开。

展览现场

集体叙事回应社会现实

身穿黑色长衫、手持建校文件的胡一川,神情平和、手拄雨伞的王肇民,围着灰色围巾、手搭褐色毛衣的关山月,双手靠在腰后、侧身面向右前方的黎雄才,手持油画笔端坐的李铁夫……

在4米长、2.5米高的画布上,20世纪50年代中南美专建校初期的11位先驱人物错落排开。人物身后是南方山石与粗壮木棉树,左侧的中南美专校门清晰可辨。

这是2025届毕业生张文智、王淳、刘嘉汇、冯洪昊、邓可愉集体创作的作品《山高水长——广州美术学院先驱》,通过群像叙事与象征意象的结合,展现广州美术学院的历史文脉与精神传承。

《山高水长——广州美术学院先驱》 布面油画 张文智、王淳、刘嘉汇、冯洪昊、邓可愉

张文智告诉记者,《山高水长——广州美术学院先驱》的人物排布,借鉴了唐代画家张萱之作《捣练图》的节奏规律。

该画作依循中国画“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原则,将11位广美先驱分为“建校核心”“四个先锋”“终身教授”三个组别,通过人物动作、肢体朝向和遮挡关系来强化画面叙事。背景以南方山石和木棉花入画,隐喻先驱们奠基美术教育、百年树人的精神。

《山高水长——广州美术学院先驱》手稿

“该幅作品的创作缘于大二上学期的主题油画创作课,当时恰逢广美70周年校庆,校史馆落成开放。在校史馆参观时,我第一次接触那些斑驳的黑白照片,仿佛回到了胡一川、李铁夫等老先生为学院发展而奔走不歇的年代。”

张文智被广美先驱们的精神所触动,他和组员们决定绘出“广美先贤在华夏大地上会面”的场景。

《旧墙换新衣》 布面油画 许菡娴、姚增添、张硕

而在2025届毕业生许菡娴、姚增添、张硕集体创作的油画《旧墙换新衣》中,广美学子“三下乡”墙绘志愿活动的热闹场景被生动还原。

画面中心是一位手持设计图的大学生,其右前方是正在准备颜料的志愿者团队。画面两侧是围观的村民,他们或驻足欣赏墙绘,或拿出西瓜分派给志愿者。“我们以亲历者的视角重构现场,希望传达艺术介入乡村过程中的人文温度与现实情感。”许菡娴说。

广美大学生志愿者团队“三下乡”墙绘现场

广美叙事性绘画实验班首秀

“艺术史本质上是视觉形式问题的解决史。”张文智在毕业论文的结语部分引用了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的这句话。

他边说边指向画作《山高水长——广州美术学院先驱》旁的显示屏。屏幕里,广美先驱的面孔一张张浮现,静态的黑白照片在AI技术加持下“动起来”,一颦一笑让观者动容。

在张文智看来,如今的广美学子无法回到学校创建初期的峥嵘岁月,但可以利用数字媒介技术拓展新的叙事语言,让观众能够与广美先驱们展开“跨时空对话”。

《山高水长——广州美术学院先驱》创作现场

“不管以什么主题进行创作,只要你向外界传达自己的声音和态度,都是需要勇气的。我比较喜欢叙事性的创作,希望自己的创作能贴近生活,表达我对社会的一点看法。”

许菡娴回忆,村民给志愿者们送西瓜、举起相机拍照等细微举动,让她切身感觉到艺术在提升乡村形象,改善乡村文化环境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旧墙换新衣》创作过程

面向社会、面向公众的叙事性艺术创作需要勇气,而扎实的基本功是创作者的“底气”所在。

“我对历史题材、人物群像类的创作比较感兴趣,但主题只是衡量创作的一个维度,不同主题的架构、图式是互通的。老师们时常提醒我们要把画面画得完整,画得有感染力。”张文智说,群像人物的主次关系、虚实空间的过渡是他至今有待探索的课题。如今,他正为叙事性绘画专业方向的研究生考试做准备。

广美叙事性绘画实验班师生共同交流探讨

2025年毕业展是广美叙事性绘画实验班的首秀。该实验班在2022年正式启动,邀请国内主题性美术创作领军人物、校内名师名家、优秀骨干青年教师担任课程教学与创作指导,深入探索现实主义美术创新性发展,培养原创型美术人才。

“首届毕业生分别以文化传承、美好生活及乡村振兴为主题,在对标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尺幅的前提下进行集体创作。他们走出校园、下乡写生,接触形形色色的鲜活人物,回归生活现场。”

广美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褚朱炯表示,主题性绘画创作也需要被艺术家的个性表达所照亮。广美赋予学子的不仅是美术知识和技法,更是一套了解社会、研究社会的方法论,从而深入生活,再理解身边的环境。

文|记者 梁善茵 朱绍杰

图|受访者提供

视频|广美叙事性绘画实验班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