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城市网络形象指数”发布,广深等20城稳列第一方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7 12:16:00    

5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举办“中国城市网络形象指数”发布会和中国城市网络形象创新发展论坛,正式发布“人大指数”《中国城市网络形象指数报告(2025)》。该报告从城市传播、文化、经济、生活、治理五个维度对全国105座大城市的城市网络形象展开系统分析。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在多个维度展现出强劲实力——既有超大城市的持续领跑,又有特色城市的弯道超车。

发布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指出,该《报告》构建了对城市网络形象评估科学评估的框架,促进了城市网络研究深度拓展。通过整合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报告将抽象的城市形象转化为可量化、可比较的指标体系,为城市治理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分析工具。《报告》还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决策参考,通过分析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在政务公开、舆情应对中的“数字治理范式”,以及十堰、襄阳等中小城市在生态治理、文化IP打造中的创新实践,报告提炼出“精准传播”“韧性治理”“民生温度”等共性经验,这些发现可为地方政府优化资源配置、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提供数据支撑。

发布会公布了中国城市网络形象指数。广州、深圳等20座城市稳列中国城市网络形象第一方阵。其中,广州以全国第二的位次领跑全国104城,展现了超大城市民生幸福工程的标杆水平;在城市经济网络形象子榜单和新闻媒体形象子榜单上,深圳位均位列第三;Ⅱ型大城市珠海、江门分别以全国第七、第八跻身进入第一方阵,成为网络时代城市生活发展进程中的“黑马”。

《报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在国际传播形象构建中展现出强劲的集群协同效应。在“国际传播形象”前20强中,中山、广州、深圳、惠州四座湾区城市上榜,占据总榜的五分之一席位,显示出区域整体在对外传播能力上的突出表现。在境外社交媒体形象子榜单中,大湾区城市整体位于前列,反映出大湾区城市在国际社交平台的活跃度、内容运营能力和品牌叙事结构上均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卢家银教授表示,这一结果不仅体现了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成果初现,更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国际传播协同配合的可行模式。

据了解,该指数报告在延续文旅建设和政务服务等传统指标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的最新进展,重新构建了多维指标体系。研究团队通过搜集、整理政府公开数据、舆情数据、行业数据,使用智慧星光和美团等各类平台大数据,对全国105座大城市的网络形象进行了量化分析。

记者了解到,这已是中国人民大学第五次发布“人大指数”成果。“人大指数”是中国人民大学把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重大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形成的一批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城市与区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各领域的指数。

南方+记者 黄叙浩

【作者】 黄叙浩

南方经济智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