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生银行发布了2024年年报,这份年报数据呈现出多面性。从业绩来看,营收与净利润双双出现下滑。其中,2024年民生银行营业收入为1362.9亿元,同比下降3.21%,归母净利润为 322.96亿元,同比下降9.85%。
胜马财经注意到,在资产质量方面,该行不良贷款率虽有微降,但不良贷款总额出现增加。净息差持续收窄至1.39%,同比下降7BP。不过,民生银行去年在业务结构优化和客户基础夯实等方面也有积极进展,如贷款规模稳步增长,各类客户数量有所增加,为后续的业绩趋好带来希望。
业绩持续下滑
对比近几年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到,民生银行的营收已经连续四年下滑,从2020年峰值的1850亿下滑到2024年的1362.9亿;民生银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322.96亿元,同比下降9.85%,也创下多年新低。
从收入构成来看,2024年,民生银行利息净收入为986.9亿元,同比下降3.65%;非利息净收入为376亿元,同比下降2.05%。在非利息净收入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82.45亿元,同比下降9.91亿元,降幅5.15%,主要由于代理保险、代理基金费率下调,代理及受托业务手续费收入出现同比下降。
净息差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近年来进入低利率时代,使得银行业息差水平整体承压。2024年民生银行净息差1.39%,同比下降7BP,降幅虽出现收窄,但仍明显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1.61%至1.63%的平均水平。在当前银行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如何改善收入结构,提升经营效能,增强盈利能力已成为民生银行当务之急。
资产质量承压
胜马财经注意到,截至2024年末,民生银行不良贷款总额656.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3亿元,不良贷款率1.47%,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41.94%,较上年末下降7.75个百分点。虽然不良贷款率有微小下降,但损失类贷款激增66%至334.5亿元,房地产贷款不良率攀升至5.01%。
信用卡业务成为不良贷款主要风险区,2024年,民生银行的个人贷款和垫款不良贷款总额达318.2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9.67亿元,不良贷款率升至1.80%,其中信用卡不良贷款率达3.28%,远高于其他业务类别。2025年初,民生银行通过公开竞价方式批量转让信用卡不良债权,涉及金额达60.28亿元,成为近年来国内银行业最大规模的信用卡不良资产交易之一。
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民生银行次级类贷款和可疑类贷款的迁徙率出现大幅上升,次级类贷款迁徙率从2023年的45.06%飙升至2024年的86.85%;可疑类贷款迁徙率从46.63%上升至79.02%,均创近三年新高。与此同时,民生银行信用减值损失持续高企,2024年达454.74亿元,占当年归母净利润的140.80%,高额的信用减值损失,直接侵蚀了民生银行的利润,导致其净利润大幅减少,资产质量压力进一步增加。
客户基础现积极信号
民生银行在过去一年也有积极的变化。胜马财经注意到,在业务结构方面,截至2024年末,民生银行资产总额78149.6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00.04亿元,增幅1.82%,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44504.80亿元。
2024年,民生银行净息差1.39%,同比下降7BP,降幅同比收窄,下半年净息差1.41%,比上半年提升3BP,净息差起稳回升迹象明显。特别是下半年以来,通过持续大力推动供应链金融、代发、商户收单等重点业务,有效带动存款规模实现恢复性增长。
在客户基础方面,民生银行不断深化大中小微个人一体化经营及分层分类专业经营,客户数量稳步增长。截至2024年末,总、分行级战略客户1992户,比上年末增加303户;战略客户牵引的供应链核心客户2494户,比上年末增长1162户;链上融资对公客户数30498户,比上年末增加15380户。2024年,战略客户新增代发企业签约1,171户,同比多增621户;带动消费贷签约客户5.38万人,审批金额114.66亿元。
中小企业信贷余额9720.41亿元,机构客户数39637户,比上年末增长15.96%;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627.1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04.49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户51.48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15万户。截至2024年末,零售客户13,429.0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5.99%;私人银行客户数6.21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2.48%。
胜马财经认为,民生银行2024年经营状况呈现出多面性,盈利能力面临挑战、资产质量方面隐忧需要持续关注并加以改善。不过,在业务结构优化和客户基础拓展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有望为未来发展提供了一定支撑。未来,民生银行需要进一步优化收入结构,加强资产质量管理,尤其需关注信用卡和对公房地产等不良贷款高发领域,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