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安信基金张翼飞离职,300亿资金将流向何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14:44:00    

来源|中访网

责编|李嘉怡

近日,安信基金发布的多份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将张翼飞的离职推至聚光灯下,这位管理规模超300亿元的名将告别公募,背后有着怎样的缘由?又将给安信基金乃至整个行业带来何种影响?

名将离去

7月17日,安信基金公告宣布张翼飞因个人原因已于7月15日正式离职,并卸任其管理的全部9只基金。消息一经传出,业内一片哗然。毕竟,张翼飞在安信基金的13年,早已成为公司的核心人物之一,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张翼飞在《张翼飞致投资者的一封信》中透露,自己离职是出于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考虑,且将继续深耕资产管理行业,以一种风险友好、行稳致远的绝对收益投资方式服务大家。虽然他并未明确下一站去向,但多位知情人士爆料,其大概率将转战私募领域。此前关于他离职的传闻在业内已流传近一月,如今尘埃落定,众人的猜测也逐渐聚焦到他在私募领域将如何续写投资传奇。

回顾张翼飞的公募生涯,较为辉煌。2012年9月,他加入尚在初创期的安信基金,从固收研究开启征程,2014年开始管理货币基金。而2015年5月25日安信稳健增值混合基金的成立,成为他职业生涯的高光起点,此后他担任该基金经理超过10年。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基金实现连续9个完整年度正收益;截至离任日,任职总回报达82.81%,年化收益率为5.52%,期间最大回撤仅7.2% 。这样低波动、稳回报的业绩,在市场震荡加剧的2021年后,愈发凸显其价值,管理规模在2022年一度冲上644亿元的历史巅峰,即便卸任前也稳定在约322亿元。

除安信稳健增值混合基金外,他管理的安信目标收益A、安信民稳增长A等产品,任职回报也分别高达58.49%和62.25%。凭借出色的业绩,张翼飞成为安信基金当之无愧的“一哥”,也在公募行业的固收领域树立起了自己的口碑与影响力。

当下困境

张翼飞的离开,对安信基金而言,无疑是一次重大的人事变动。作为管理300亿资产的名将,他不仅是投资业务的中流砥柱,更是混合资产投资的灵魂人物。

安信基金在公告中表示,原混合资产团队核心成员将继续留任,并按照原有的产品定位与策略接任管理。张翼飞卸任的9只基金,由与其共事多年的李君、黄琬舒接棒。李君自2017年起与他共同管理安信稳健增值近8年,二人与张翼飞都有交叉管理经历 ,业内普遍推测继任者会延续原有的投资策略。

然而,即便有这样看似平稳的交接安排,张翼飞的离去仍给安信基金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挑战。从短期来看,公司品牌号召力和投资者信心受到冲击在所难免。一位熟悉安信基金的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核心灵魂人物的离开,短期内会让投资者对产品的未来表现产生担忧,进而影响资金的流入。

从长期来看,安信基金需要进一步强化团队建设,提升投研实力,以稳定投资者信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填补张翼飞离去后的空缺,是摆在安信基金面前的一道难题。

与此同时,安信基金近期整体规模也遭遇逆风。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安信基金公募管理规模为992.75亿元,同比缩水16.28%,行业排名从第50位滑落至第62位;2025年1季度,整体规模进一步下滑至945.31亿元,正式跌出千亿梯队。截至2025年一季度,旗下8只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清盘线,部分产品业绩乏力加剧规模恶化,如安信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混合、安信创新先锋混合发起、安信价值精选股票近3年均跑输业绩基准逾20%。投资业绩不佳成为管理规模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安信基金在行业中的地位也受到一定影响,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挑战。

人才流动下的公募发展

张翼飞的“奔私”并非个例,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人才流动频繁,不少知名基金经理选择投身私募领域。这种人才流动背后,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也反映出公募与私募在机制、发展空间等方面的差异。

对于公募基金行业而言,如何留住优秀人才,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以及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或许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在追求规模扩张与业绩提升的同时,公募基金公司更应注重内部生态的建设,为基金经理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成长空间。

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基金经理的变动会影响投资决策。面对基金经理的离职,投资者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关注基金公司的投研团队整体实力、产品的投资策略是否可持续等因素,而不是仅仅依赖于某一位明星基金经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