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欣
记者4月3日从国家消防救援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过去一年,在相关部门、各地区共同努力下,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初步成效。
据国家消防救援局副局长宋树欣介绍,成效主要体现在电动自行车领域火灾总量明显下降、本质安全水平得到提升、停放充电供需矛盾有效缓解、存量风险隐患逐步消减、打击制售假和非法改装成效明显、群众安全意识普遍提升等方面。
其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组织制修订《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等4部强制性国家标准,目前都已经发布,电动自行车安全标准体系更加完善,从源头提升了产品安全质量总体水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将电动自行车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支持范围,商务部等5部门联合发文推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推动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健康评估网点及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整治电动自行车制假售假和非法改装行为,公安机关针对违法犯罪组织实施严厉打击,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
去年5月至12月,全国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9175起,造成6人死亡、15人受伤,同比分别下降46%、90%、87%;今年一季度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1863起,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环比下降12.4%、75%、66.6%。相比整治前,每月每百万辆电动自行车火灾数量由5.6起下降至目前的2起左右,电动自行车亡人火灾得到有效遏制。
按照国务院总体部署,此次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将持续到今年年底。宋树欣表示,“全国整治工作专班将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各地继续深化方案所明确的6个方面、22个环节整治重点任务,加力推动已经出台的一揽子政策、制度、标准落地落实,务求整治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