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共20项!今年济南这些重点工作任务公开承诺事项请您监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10:44:00    

  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在以高质量政务公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下,为更好发挥以公开促进政策落实、优化政务服务、强化监督管理的功能作用,近日,山东将“2025年16市重点工作任务公开承诺事项”予以公布,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其中,济南市重点工作任务公开承诺事项共有20项。事项内容涉及谋划启动一批衔接“十四五”和“十五五”发展的重大投资项目、出台新形势下推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持续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推进工业强市建设、构建“一网三平台”惠企服务体系、推动起步区全面成形起势、塑强重点片区特色优势、建设现代化济南都市圈、推动数字济南建设全面提升、聚力增进民生福祉等内容。

  具体内容如下:

  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济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锻造堪当强省会建设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2.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纵深推进数字济南、工业强市建设,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切实增进民生福祉,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3.谋划启动一批衔接“十四五”和“十五五”发展的重大投资项目,抓好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实施投资过百亿元项目12个、过十亿元项目183个,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深化“千项技改、千企转型”实施300个以上投资过亿元技改项目。制定出台促进民间投资政策措施,力争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

  4.出台新形势下推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招引一批投资体量大、技术优势突出、引领带动力强的优质项目,全年引进总投资超50亿元项目10个以上。

  5.完善扩大和提振消费长效机制,持续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精心策划“泉城购”2025济南消费季,全年举办促消费活动500场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左右。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巩固机电设备、农产品等出口优势,稳步扩大二手车出口,支持关键设备、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进出口额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6.推进工业强市建设,做强做优四大主导产业,开展优质企业攀登倍增行动,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瞪羚、单项冠军、独角兽等优质企业1000家以上。加快推动空天信息、集成电路、量子信息、人工智能、新能源装备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突破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先导区。

  7.巩固提升现代服务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1万亿元、3.3万亿元。高标准建设“四港三区”枢纽新城,规模以上物流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加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施埠村4A级景区综合提升等重点项目。

  8.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扎实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入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推进综保区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9.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构建“一网三平台”惠企服务体系。“即申即享”“免申即享”政策事项覆盖率达到30%,提高涉企行政检查质效,合理压减涉企行政检查次数。完善激发民营经济活力的政策体系,新培育营业收入过五十亿元企业1家。

  10.增强高水平创新策源能力,聚力构建科创平台矩阵,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化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做大做强“6+N”政府引导基金集群,全力营造良好“双创”生态。高水平创建济青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动态优化人才政策“双30条”。

  11.推动起步区全面成形起势,持续完善基础设施,高标准规划建设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加速引育优质产业,全力推进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扩产、宾理科技高端新能源汽车工业园、山东能源钙钛矿光伏电池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生态环保治理,开展综合智慧能源试点。

  12.塑强重点片区特色优势,推动中央商务区能级提升,壮大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现代金融等业态,打造国内一流中央商务区。抓好国际医学中心建设,加快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科技园建设,打造医疗产学研新高地。加快高新东区开发建设,做优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优质产业。推进南部山区绿色发展,坚定不移抓实生态保护修复,积极打造“富美南山”。

  13.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加快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抓好明府城、老商埠、洪家楼、泺口等片区改造提升。推进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加快凤凰黄河大桥南延、工业北路东延等城市道路建设,力争4号线、8号线,高新东区云巴环线建成通车。新建各类公园30处,新开放共享绿地100处,完成全民健身更新提升项目500处。

  14.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推进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等建设,有序开展焦家遗址考古勘探,实施灵岩寺等文物修缮保护工程。推进非遗名城建设,加快“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新建泉城书房9家,持续开展“泉城好戏”等文化惠民活动。

  15.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济南都市圈,加快济滨高铁、济枣高铁建设,深化与周边城市产业协作,共同开展生态共保联治,打造区域文旅品牌,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推动济南都市圈与青岛都市圈、郑州都市圈互促共进、联动发展。深化中心城区与远郊区县结对共促。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加强济南-临沂协作帮扶。

  16.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新建成高标准农田18.35万亩,加快打造北方种业之都,新培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0家。统筹推进“一村一业、一村一策”“千企兴千村”行动,实施覆盖400个以上村庄的产业项目。高标准建成20个以上泉韵乡居和美乡村片区,完成23个省级和美乡村建设任务。推动农村“三变”改革扩面,力争覆盖80%左右行政村。

  17.推动数字济南建设全面提升,实施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全市智能算力规模突破5000P。打造黄河流域信息通信枢纽中心城市,持续推进“双千兆”建设,5G基站达到6万个。深化机关内部“一次办成”,优化政务云服务功能。支持开展大模型创新和核心技术攻关,培育省级及以上软件百强企业70家。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抓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

  18.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省下达的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完成“两个清零、一个提标”任务。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完成人工造林1.7万亩、中幼林抚育1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平方公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新增市级“无废工厂”10家,打造“无废社区”“无废学校”等50个以上。

  19.聚力增进民生福祉,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以上。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3%。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巩固拓展全民参保成果。实施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完成1398个村卫生室改造提升。建成家庭养老床位2000张、普惠托育机构300家。加强对孤困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关怀帮扶。多渠道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000套(间),加快推进68个安置房项目建设。开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2个,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涉及居民1.1万户。

  20.构建更高水平平安济南,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审计式”监督检查服务,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完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体系化、标准化、数智化升级“四级巡防”,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来源:济南日报·爱济南 记者:卢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