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博会开幕以来,山西展区里,曲沃青铜器、吕氏砖雕琉璃、怀仁黑釉陶瓷窑变技艺、和顺牵绣等各类代表性非遗作品携手集中亮相,不仅展现了山西非遗技艺的精湛水平,更以创新设计和实用价值,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欣赏、争相购买。
走进山西展区,一件名为《窑变月亮坛》的作品置身于展厅中央,格外引人注目。其釉色润泽、花纹立体,在灯光映照下更显流光溢彩,成为山西展区最醒目的展品之一。这件《窑变月亮坛》出自黑釉陶瓷窑变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增平之手。此外,怀仁市李增平陶瓷艺术工作室带来的其他展品也颇受欢迎。李增平的儿子李瑞峰手持一件茶碗向观众介绍道:“这个茶碗的花纹油润亮泽,如同油脂缓缓流淌,这就是我们研制的最新产品油滴釉。而这件摆件釉彩表面呈现出毛茸茸的质感,则使用了我们独特的兔毫釉工艺。”据了解,李增平的作品曾入选外交部国礼,并多次在中国工艺美术馆展出,充分体现了釉陶瓷窑变技艺在当代艺术领域的重要地位。
展区另一侧,张远烙画的展台前同样人头攒动。作为匏器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远创新性地将多种山西非遗技艺融入葫芦烙画之中,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他介绍道:“我们在葫芦上运用了沥漆技法(沥粉与大漆混合),还结合了五台描金、面塑堆叠、掐丝、嵌金等工艺,使作品更具层次感和艺术表现力。”他带来的千福葫芦、千福经文筒、五台山香薰筒等作品,既保留了传统葫芦烙画的古朴韵味,又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成为文博会上备受追捧的文创产品。不少观众表示,这样的创新让非遗技艺更加贴近现代生活,也让他们能够更了解山西非遗。
一阵幽雅的香气飘来,不少观众循香而至。北派燃方合香香方配伍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马毅正热情地向观众介绍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芝馨昌”品牌香品。他手持一盒“二苏旧局”香说道:“这款香是根据纪念苏轼、苏辙两兄弟的古方调制而成,香味沉静悠远、清新怡人,深受文人雅士喜爱。”据悉,这款香在文博会开幕当天就备受关注,展出的样品很快售罄,许多观众纷纷预订购买。马毅还介绍了近年来开发的新产品,如适合家居使用的玫瑰线香“两般红”、蔷薇线香“满家香”,以及根据传统古方制作的“窗前省读香”“清帷静眠香”等。此外,采用纯天然香料制作的香珠香串也颇受欢迎,佩戴在身上香味经年不散,成为国风爱好者的心头好。马毅表示,北派燃方合香香方配伍不仅是一种传统技艺,更是一种生活美学,希望通过文博会这一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山西香文化。
在和顺牵绣的展台前,绣品的精美让观众目不转睛。作为和顺牵绣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范素萍的作品以细腻的针法和生动的图案赢得了广泛赞誉。参展期间,范素萍遇到了很多同道中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张钟方老师在看到她的作品后非常激动,当场邀请她前往学院进行研培交流,希望将这门传统技艺引入高校课堂。此外,广绣传承人唐小玲也对她的作品表现出浓厚兴趣,双方计划展开长期合作,将牵绣技艺融入香云纱服饰的设计中,打造更具文化内涵的时尚配饰。范素萍感慨地说:“文博会不仅是非遗技艺的展示窗口,更是一个连接传统与现代、技艺与市场的桥梁,它创造了许多有形和无形的价值。”
此次文博会上,山西非遗展品的火爆人气不仅体现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反映出非遗技艺在当代社会的旺盛生命力。通过创新设计、跨界融合和市场推广,这些古老的技艺正以崭新的姿态走进现代生活,成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