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两则重要通知,明确: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禁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
国家卫健委官网截图
什么是“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
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将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淋巴水肿等;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
为什么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国家卫生健康委坚持审慎、科学、严谨的原则,依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组织开展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评估论证工作,围绕该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等进行评估。
综合评估认为:该技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尚缺乏相关临床前研究的直接证据,该技术处于临床研究早期探索阶段,适应证及禁忌证尚不明确,其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和卫生经济学证据。
什么是“空肠回肠吻合术”
空肠回肠吻合术是将空肠与回肠进行吻合的一种手术,主要用于肠道梗阻、肿瘤切除后重建或先天畸形修复等,通过吻合恢复肠道的连续性。
为什么禁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
国家卫生健康委坚持审慎、科学、严谨的原则,依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组织开展了“空肠回肠吻合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评估论证工作,围绕该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等进行评估。
综合评估认为:该技术应用于糖尿病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单独实施该技术治疗糖尿病可能会导致肝衰竭、营养不良等严重并发症;该技术曾应用于减重代谢领域,同样因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已被临床淘汰。
国家卫健委强调,在通知印发后仍使用上述技术的机构和人员,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依据有关规定对其予以严肃处理。
编辑/郭彩霞
责编/李晓宇
审核/张江岭 李敏
监制/张向朝
来源/国家卫健委官网、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