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讯(记者刘青霞)“我顺路送朋友。”面对民警询问,一名涉嫌扰乱机场秩序的男子仍在狡辩。8月8日至9日,市公安局机场分局针对机场周边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力维护旅客出行安全与机场运营秩序。
暑期出行高峰,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客流量持续攀升,部分不法分子趁机在机场周边从事揽客乘车、推销住宿等“扰序”活动,不仅干扰机场正常运营,更对旅客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对此,机场分局迅速组织多警种联动,在旅客出站口、停车场、网约车候车区等重点区域,采取“定点值守+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模式,加密巡逻频次、加大管控力度,织密立体防控网。
“我们实行全天候巡查,对可疑人员逐一盘查,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北航站区派出所所长张艳军介绍,除了地面巡逻警力,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同步启动视频巡查,通过高清监控实时掌握机场各角落动态,民警紧盯屏幕捕捉异常情况,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调度附近警力快速处置。同时,警方还联合机场企业内保力量,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参与,构建起“空中有监控、地面有巡逻、周边有联动”的全方位发现机制。
行动中,民警一旦发现扰乱公共秩序人员,立即上前制止并依法处理。对屡教不改者,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给予罚款、行政拘留等处罚。同时,对于在机场内大声喧哗、寻衅滋事等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也坚决予以打击。
“一下飞机,看到热情服务的执勤民警,心里就觉得很踏实。”游客李喻说道。
机场分局表示,将持续保持高压整治态势,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坚决铲除“扰序”滋生土壤。同时提醒广大旅客,如遇陌生人尾随、拦阻揽客等情况,可直接拨打110报警求助。
现场直击
民警巧拆“双揽”谎言 筑牢机场安全防线
“这些‘双揽’人员(既揽客乘车又推销住宿),大多在22时至凌晨时段活跃。”据知情人士透露,8月8日22时30分,记者赶到机场时,旅客出站口人潮涌动,行李箱滚轮声、旅客交谈声交织。北航站区派出所的民警已全员到岗,开展常态化巡逻,锐利的目光扫视着周围,仔细甄别每一个可疑身影。
23时许,记者在P2航站楼6楼网约车等候区的长椅上稍作休息,一名中年男子主动凑上前来:“去哪儿啊?我车就在附近。”得知记者要去小西门,男子立刻热情回应:“80块钱,划算得很!”见记者一人,他又转头询问其他旅客:“有没有顺路的?一起走更便宜。”
话音未落,巡逻民警已快步上前。“你在这里做什么?”面对询问,男子脸色骤变,慌忙辩解:“我回家顺路,想免费捎几个乘客,算做好事。”
当记者当场戳破其“80元载客”的说法时,男子顿时涨红了脸。民警当即严肃指出,其行为已涉嫌扰乱公共场所秩序。
“从机场到小西门,正规网约车费用约77元,这些人看似报价相近,实则是拼车模式,要等坐满4人才发车,途中还可能加价,最后吃亏的还是乘客。”民警趁着处置间隙向记者解释,这些“黑车”不仅没有安全保障,还常以“低价”为诱饵欺骗旅客。
巡逻过程中,民警还向周围旅客耐心讲解“双揽”行为的危害,提醒大家务必通过机场正规通道选择交通工具和住宿,切勿轻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以免遭受人身危害或财产损失。
9日凌晨1时30分,停车场附近一名“扰序”人员正尾随拎着行李的旅客,试图搭讪。民警发现后快步上前制止,并将其带回派出所进一步调查。经查,该人员此前已多次在机场从事“扰序”活动。
谈及打击“扰序”行为的难点,不少民警坦言“取证难”是最大挑战。
“有些旅客觉得做笔录麻烦,不配合;有的赶时间摆摆手就走了。”这种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法分子的气焰。
查询相关新闻发现,暑期西安、烟台、连云港等多地公安部门与交通运输部门联合执法,整治机场周边“双揽”现象。
一位从警19年的老民警透露,日常他们也会借鉴各地的管理方式,净化机场周边环境。他直言巡查中最头疼的是,这些“扰序”人员对巡逻民警早已“脸熟”。为此民警们想出了“乔装潜伏”的妙招。
“可不是简单换身衣服,得从发型、穿着、走路姿态、说话口音,全方位‘变身’。”他说,民警会扮成游客、商务人士等,口罩、墨镜更是必备“道具”,只为在人群中精准识别不法分子。
9日凌晨3时,记者结束采访时机场的灯光依旧明亮,民警们仍坚守在岗位上。他们用脚步丈量着责任,用智慧与汗水守护着每一位旅客的平安出行路。(刘青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