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9月10日讯(记者 张家瑞)当急性重症胰腺炎裹挟着多脏器衰竭的“死亡威胁”来袭,39岁患者的生命危在旦夕。关键时刻,青大附院重症医学科(ICU)平度病区以“分秒必争”的行动力、“精准施策”的专业度,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肾病科、超声科多学科协作的支撑下,历经数轮危机博弈,成功为患者筑起生命屏障,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医者担当赞歌。
凶险病情:多脏器亮红灯,生命进入倒计时
2025年8月5日,一位39岁男性患者因“上腹部疼痛7天,加重1天”紧急入院,刚到院区便被推进了ICU——他的病情远比想象中凶险。腹部增强CT清晰显示“胰腺增大、强化减低,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腹腔积液”,多项关键指标更是远超安全红线:脂肪酶飙至2022.00U/L、淀粉酶311U/L,提示胰腺损伤已极为严重;白细胞计数25.25*10⁹/L、C反应蛋白175.67mg/L,暴露了剧烈的全身炎症反应;肌酐225.1umol/L、甘油三酯78.04mmol/L、总胆固醇10.99mmol/L,意味着肾脏功能受损、血脂严重紊乱,消化与循环系统也濒临崩溃。“急性重症胰腺炎、高脂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消化+循环+肾脏)”,诊断结果一出来,重症医学科平度病区主任于帮旭立即判断:患者已进入“生命倒计时”,每延迟一分钟,病情恶化的风险就增加一分,必须立刻启动紧急救治方案!
生死竞速:ICU团队多轮破局,化解致命危机
面对“步步紧逼”的死神,ICU团队迅速进入“战斗状态”。主任于帮旭和副主任杨硕带领团队第一时间制定个性化救治方案:通过禁饮食、抑酸抑酶、抗炎治疗阻断病情进展,同时紧急启动双重血浆置换(DFPP)技术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这一新型血液净化技术,该技术为青大附院重症医学科(ICU)平度院区在平度地区首次开展,能快速有效清除患者血脂及体内堆积的炎性介质,改善循环障碍,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然而,危机接踵而至。治疗期间,患者突然出现憋气症状,监护仪上的氧分压持续下降,呼吸危机关瞬间降临!医护团队没有丝毫慌乱:一边调整呼吸支持参数、加强气道管理,定时为患者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一边创新康复方式,手把手指导患者做“吹气球”训练——通过主动呼吸锻炼,逐步缓解肺不张。奇迹在24小时内发生:患者的氧合状况稳步回升,成功闯过呼吸“生死关”。
呼吸危机刚过,新的险情又出现。患者腹胀突然加重,复查CT提示“胰源性胆汁淤积”,胆红素指标持续升高——若不及时干预,肝功能衰竭将接踵而至,此前的救治成果可能付诸东流。于帮旭主任和杨硕副主任医师当机立断,立即联动超声科,在床旁为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术。凭借精湛的操作,淤积的胆汁被顺利引流,胆道梗阻的危急状况迅速缓解,患者肝功能逐步恢复正常。
守得云开:多学科协作显威力,患者重获新生
经过ICU医护团队日夜不息的严密监测与精心照料,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步平稳:炎症指标持续下降,受损的脏器功能慢慢恢复,曾经岌岌可危的生命终于脱离危险。如今,患者已从“生死边缘”走向康复,这场历时多日的“生命保卫战”,最终以胜利告终。
此次救治的成功,不仅展现了ICU平度病区团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专业实力——从快速反应到精准操作,每一步都彰显着过硬的技术;更凸显了院区多学科协作(MDT)模式的关键作用:ICU牵头主导,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肾病科、超声科等科室无缝衔接、全力支持,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救治体系,为复杂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