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湖评论:以融合思维让“流量”变“留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16:54:00    

文旅业作为综合性产业,关联度广、带动效应强,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支柱地位。当下,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旅游业的发展质量深刻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整体质效。湖北以国际化的视野、全球化的格局,举全省之力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这一战略决策既彰显了对时代发展机遇的精准洞察,更是对国家战略部署的有力呼应,展现出湖北在文旅发展赛道上的雄心与担当。

湖北地处华中腹地,素有“九省通衢”之美誉,交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各类资源富集,文化底蕴更是源远流长。从承载着革命烽火记忆的老区,到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增长极;从见证三国风云的古战场,到彰显现代工业实力的基地,湖北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交相辉映,构成了独特且丰富的旅游资源宝库。然而,丰富的资源仅仅是基础,要真正成为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关键在于运用先进的思维模式,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把潜在优势锻造为竞争优势。

文化思维是旅游的灵魂所在,文旅融合的核心在于“文”,强调的是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与沉浸式体验。缺乏文化内涵的景点,即便一时能吸引游客目光,也难以长久保持吸引力。湖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三国文化、楚文化、红色文化等犹如璀璨星辰,熠熠生辉。以鄂州市为例,当地深入挖掘“三国吴都”的历史文化底蕴,将西山景区、鄂州市博物馆、观音阁等众多景点巧妙串联,精心打造周末“微度假”精品旅游线路。游客漫步其间,既能欣赏到秀美的自然风光,又能深切感受到三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再看湖北省博物馆,借助先进的AI、AR、VR等现代科技手段,对珍贵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与展示,让沉睡千年的文物“活”起来、“动”起来。同时,博物馆推出的一系列精致文创产品,将荆楚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创意完美融合,深受游客喜爱,真正实现了荆楚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提升了湖北的文化影响力。

市场思维是旅游发展的风向标,旅游经济必须紧跟市场潮流,精准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近年来,年轻化、休闲化成为旅游消费的主流趋势。宜昌市的三游洞风景区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市场变化,依托自身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创新推出崖壁餐厅。在这里,游客既能品尝到当地特色美食,又能欣赏到绝美的自然景观,还能感受历史文化的熏陶,这种“味觉+视觉+文化”的独特体验,迅速俘获了年轻群体的心。武汉天河机场同样展现出卓越的市场洞察力与创新能力,特别推出“武汉赏樱一日游”和“武汉citywalk樱花树下”限定旅游线路,涵盖黄鹤楼、黎黄陂路等热门景点,为在武汉中转的旅客送上“免费住宿+免门票+免费游”的豪华组合礼包。这一举措成功打破了传统旅游的时空限制,让过客变游客、游客变常客,极大地提升了湖北的旅游知名度,也为全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思路。

复合思维是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旅游与产业、城市功能等深度融合,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性发展格局。堰河村以茶产业为主导,积极探索茶旅融合发展新路径。通过发展茶园观光、茶文化体验、茶产品加工等多元业态,打造出集农业观光与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在这里,游客既能参与采茶、制茶的过程,感受传统茶文化的魅力,又能欣赏到美丽的田园风光,享受悠闲的乡村生活。堰河村以茶促旅、以旅兴业,生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再看武汉,将旅游与赛事演出深度融合,成效显著。2025年武汉马拉松吸引了超7万人次游客,刀郎武汉演唱会带动周边酒店入住率环比激增550%,“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一种新的时尚生活方式,演艺经济产生的“长尾效应”持续推动武汉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旅游+”的新业态发展模式,犹如强劲引擎,不仅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更为湖北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融,山水与人文在这里相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北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加务实的作风砥砺前行,全力以赴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湖北必将以其独特的魅力、丰富的资源、卓越的品质,吸引全球游客纷至沓来,成为世界文旅版图上一颗耀眼的明珠,书写出文旅融合发展的辉煌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孙思琪(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