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气象局进入社区开展普法宣传。受访者供图
近三年来,汕头市气象局立足法治气象建设新要求,系统构建普法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扎实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通过法治实践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该局全面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与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广泛面向社会公众传播气象科普知识及法律法规,为构建现代化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南方日报记者 谢嘉龙
健全机制强根基
法治素养见提升
汕头市气象局将普法工作作为法治建设重要抓手,构建“党委领导、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责任体系。成立普法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制定年度普法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形成“清单化、责任化、节点化”推进模式,保障组织与经费到位。推动普法与业务深度融合,制定年度普法清单,完善行政执法、行政审批等领域规范,在行政检查中嵌入法律告知程序。
同时,该局将法治素养提升作为队伍建设核心,建立常态化干部职工法治教育机制。构建党组中心组、党支部、科室、个人四级学习体系,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学习全覆盖。聚焦政治引领、意识提升和实战应用,将党内法规与气象专业法律学习结合,定期选派骨干参加法制培训,邀请专家授课,参与“以案释法”活动并加强跨区域交流。印发领导干部学法制度,组织学习宪法、气象法等系列法律法规和参加年度学法考试。在重要法律法规修订后及时组织学习宣贯。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建立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小组并印发审核目录,将学法用法、依法履职纳入领导干部效能评价。
创新载体提效能
服务发展显担当
汕头市气象局持续深化法治宣传教育体系建设,采取多维度模式推进气象法治文化建设。依托“3·23世界气象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等关键节点,系统化开展普法宣传,重点普及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核心法律法规。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普法及科普资料,实现气象普法与防灾知识同步传播。
该局着力构建新媒体传播矩阵,利用政务网站、“汕头天气”微信公众号、微博及电子显示屏等平台,以知识问答、图文解析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传统“普法面对面”,打造立体化传播模式。重点实施“普法五进”,覆盖机关、校园、企业、乡村、社区,提升普法渗透力与实效性。
普法实效持续显现,干部职工法治理念深化、法治意识增强,系统内学法用法氛围浓厚,气象工作认知度、法律法规普及面、气象安全融入度不断提高。在市委、市政府及省气象局合力推动下,该局还印发《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建设高质量发展 汕头城市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方案》《汕头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着力构建气象高质量发展体系。未来,该局将持续深化法定职能履行,强化监测预报、灾害防御、气候资源保护利用等工作,创新服务机制,提升技术能力,加强区域协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支撑国家战略提供更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