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在安徽颍上关屯乡,一台台收割机正在田间地头忙碌。天气炎热,麦浪滚滚,农户们头戴草帽,把电动三轮车停在路边,待收割机作业后,拉走直接脱粒好的小麦籽。
田间小路或居民的门前空地上,已经收割好的小麦被均匀地摊在地面,享受太阳的照射,蒸发最后一点水分。
一名75岁的农户表示,自家种了12亩地,已经收割完毕进入晾晒阶段。“一个多小时十几亩地全部收完了,就像‘蹚蹚水’。”现下,他手里拿着一把镰刀,准备去地头把收割机收不到的几行小麦割下来。
当地农户。图/九派新闻武菲菲
收割机还在地块里作业,所到之处留下崭新的麦茬,伴随车尾喷射出尘土、秸秆碎片和热气。一位大爷已经在等待着要把收割机手往下一个地方带。
他告诉九派新闻,自己是帮老乡收割的,到了农忙季节,大家都会互相帮衬。他表示,自家今年种了十几亩地,“天气有点旱,本来预计亩产能达一千斤,收下了大概有八九百斤,不过比去年好一点。”
颍上临淮河,位于淮北平原最南端。沿淮农民有句俗语“小麦成熟七成收、八成丢”,因淮河涨水造成颗粒无收的惨痛教训,农民自发形成收麦一个“抢”字。
收割机在田里作业。图/九派新闻武菲菲
今年,很多外地机手在关屯乡开始了他们小麦收割的“第一镰”,吸引他们的,除了较早成熟的小麦,还有当地贴心的服务。
一名女机手称,出来跨区作业,吃饭、睡觉和洗澡是三个难点,关屯乡在全乡设立8处“农机手驿站”,提供免费住宿、免费餐饮,配套洗衣机、热水器等设施,让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
农户们把收完的麦子用三轮车运回家。图/九派新闻武菲菲
关屯乡党委书记周新海表示,截至5月中旬,已联系对接外地跨区作业收割机87台套,加上关屯乡现有收割机50台套,有137台收割机即将抢收小麦。而到了21日,外来收割机数量突破90台。
“农机手只管收割,网格员负责协调、丈量面积、代收收割费,减少收割机来回调运。每台收割机效率可提高三分之一。全乡小麦机收时间较往年预计缩短3天,抢收率达100%,助力农户减损增收。”周新海说。
九派新闻记者 武菲菲 代梦颖
编辑 任卓 肖洁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