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金羊网评:中国制造“逆势而行”彰显不惧风雨强大韧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2:00:00    

抓产业创新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在建设制造强国的新征程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金羊网资料图)

今年以来,全球经贸摩擦加剧,关税阴霾下,中国制造走势稳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分别同比增长45.4%、26%……新出炉的一季度经济数据,勾勒出一个个产业逆势而行的上扬线。(4月18日人民网)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科技创新的核心产业载体。今年以来,各地抢抓产业发展机遇,主动布局高端,推动制造业全面提升。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间,激活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把观察的时间轴拉长,能进一步感受到大国工业的步履铿锵:近年来面对一次次风浪考验,始终保持体量规模稳健,“新三样”崛起,5G、人形机器人领跑全球,一个个产业加速成长、不断壮大。风雨洗礼,练就了中国制造的韧性力量,也让众多中国企业更加坚定,越是面对不确定因素,越要克难奋进,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以“稳”为锚,夯实中国制造底盘之基。找出堵点卡点,摸清薄弱环节,分领域制定方案;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提高核心能力;培育更多龙头企业和单项冠军……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通过强化应用牵引加快核心产品研发生产与推广应用,大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不断筑牢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根基。今年,我国将启动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进一步扩大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范围,推动制造业不断锻长板、补短板、扬优势,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不断迈进,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资料表明,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较2023年提升1.2个百分点,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从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9个保持增长,电子、有色、化工、汽车等重点行业对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超4成。从地区看,31个省份中有29个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达到93.5%。

以“新”为翼,砥砺中国制造硬核实力。我国工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完备,但要进行全面提升,中低端要往上走,布局高端,才能适应新形势。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纺织业加大新材料研发,引入AI等技术重塑生产流程;钢铁业进入“减量发展、存量优化”阶段,重点企业机器人应用密度达65台(套)/万人;电子业推陈出新,折叠屏手机等领跑市场……在应对需求瓶颈和同质化竞争中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世界工厂”展现新颜。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应对挑战的过程中,一个个新产业向新优势产业转变,中国制造浮现新版图。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1%和9.7%,增速较2024年分别加快3.1个和3.5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制造、通讯设备制造、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9.8%、17.8%和16.4%,反映出我国制造业向中高端价值链持续迈进。

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不可否认,当前仍面临诸多挑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一些产业处在价值链中低端,一些关键领域“卡脖子”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但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经济发展具备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给了中国产业乘风破浪的底气。在应对一次次挑战中,中国产业练就了更加稳定的内核,涵养着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抓产业创新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在建设制造强国的新征程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保持制造业占比基本稳定,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能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金羊网 文/徐江)

编辑:邬嘉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