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何以中国|茶文旅融合绘新景 “双世遗”之城谱新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17:37:00    

云雾缭绕于峰林之间,溪水如玉带般蜿蜒流淌,山岚裹挟着新茶芬芳……春光明媚,漫步武夷山国家公园,仿佛置身一幅水墨长卷。近年来,武夷山市发挥“双世遗”优势,将茶文化、朱子文化深度融入旅游产业之中,持续不断丰富产品供给、全力优化文旅服务品质,吸引各地游客前来研学、赏景、品茗。

今年清明假期,武夷山市累计接待游客31万人次,同比增99%。“武夷山是朱熹讲学的地方,大红袍的核心产地;春天来玩,鸟语花香,美不胜收,人在画中游。”清明假期,北京游客朱先生携家人到武夷山国家公园游玩,这次出行令他格外难忘,“这里不仅自然风光秀丽,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真是不虚此行。”

青山绿水赏心悦目,传统文化引人入胜。武夷山当地打造了传统手工采摘、摇青等一系列沉浸式茶旅体验、研学活动,让更多游客享受品茶的乐趣。

前不久,300多名来自温州的学子在“醉美武夷 世遗探秘行”研学活动中,亲历喊山祭茶的古老仪式,见证茶叶从鲜叶到琼浆的蜕变历程。

一位学生在研学手记里写着:“摇青时的茶香里,我感受到了阳光、雨露和茶农掌纹的温度。”这场沉浸式茶文化探索之旅,让传统文化变得可知可感,千年茶香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2025年4月,福建武夷山《印象大红袍》现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这是宋代著名理学家、诗人朱熹对武夷“山水茶”的动人描绘。为了让游客领略这一独特魅力,武夷山当地打造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以武夷山的自然山水为背景,以茶文化为主题,巧妙地把自然景观、茶文化和武夷山特色民俗文化融为一体。

《印象大红袍》“舞动”茶文化,也填补了武夷山夜游经济业态的空白。随着慕名而来看演出的游客越来越多,《印象大红袍》吸纳当地商户开设民俗馆、夜宵店,剧场周边茶叶店也开启了“夜场模式”,有效带动了夜经济消费链。

“看了演出,360度旋转观众席,群舞场面非常精彩。”安徽游客邓先生出差返程途经武夷山,被《印象大红袍》深深吸引,“第二天我去武夷山打包了茶叶回家,从此爱上了喝岩茶!”

除了茶文化引人入胜,不少游客前来武夷山追寻朱子足迹,感受圣贤魅力。风光奇秀的武夷山,见证了朱子理学的萌芽、成熟、传播。在五夫镇,朱子文化正通过敬师礼、陶艺制作、龙鱼戏演出等活化载体,让游客从“拍照打卡”转向“文化沉浸”,“游”进武夷山的历史人文之中。

古为今用,武夷山立足全国唯一既是“双世遗”又是国家公园的优势,持续深耕文化沃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旅游产业。未来,武夷山将不断挖掘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持续优化旅游产品与服务,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来源:人民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