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_林区建设】
近年来,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以推进草原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为抓手,在草原工程建设、生态保护修复、宣传教育普及等领域持续发力,进一步提升草原植被覆盖度,推进草原生态修复进程,有效遏制了草原生态退化趋势。
一是分区施策,筑牢保护根基。依据草原植被自然分布规律与生长特性,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的退化程度、自然条件、生态需求和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科学编制草原工程作业设计,为草原修复保护工作提供精准指导。
二是围栏封育,促进自然恢复。构建完善“封育+禁牧+休牧+轮牧”综合保护体系,在重点区域设置围栏实施封禁保护,并配备专职管护人员强化日常巡护,杜绝过度放牧与人为破坏,从源头减少草地资源损耗,为退化草原提供自然修复的“休养期”,切实提升草原覆盖度与载畜能力。
三是补播改良,激发生态活力。针对退化严重、地势相对平坦区域,筛选扁穗冰草、无芒雀麦等适宜草种,通过科学混播进行补播改良,进一步优化草群结构,提升草原植被覆盖度,增强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
四是宣教并举,强化保护意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草原普法宣传活动,深入阐释草原在维系生态平衡、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方面的关键生态功能,激发群众参与草原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草原保护的良好氛围,为草原生态保护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下一步,林局将继续锚定 “三北” 工程生态治理的核心目标,采取精细化举措推动草原生态质量稳步提升,促进草原保护意识深入人心,为 “三北”工程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注入持久动力,不断夯实区域生态安全的绿色根基。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