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们啊,你会感觉人生痛苦吗?
我告诉你唯一的救济法门,就是依着阳明心学之法去做。”
这是梁启超先生在《晨报副刊》谈及王阳明时所说的一段话。
王阳明一生跌宕坎坷,受过刑,下过牢,吃过贬谪的苦,也尝过疾病的痛。
但命运的艰难,不仅没有击溃他,反而磨炼了他的内心,让他更加强大。
当你陷入困境,心有迷茫之时,不妨读读他的言语诗文,领悟王阳明的人生智慧。
今天,便精选了他最富哲理的五首诗,读懂后开悟人心。
1
关于心态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示诸生(其三)》
王阳明在诗中写道: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人生道路上,指引着前行方向的定盘针,就是一个稳定的心态。
无论身处何种境地,稳住了惶惶之心,好运才会不期而至。
王阳明自小就能写诗填词,在当地被誉为神童。
进京赶考那年,时任宰相李东阳无意中看到他的诗文,直接称赞他有“状元之姿”。
一时之间,王阳明之名在京城流传开来,成为状元的大热人选。
结果当他意气风发地参加会试时,却不幸落榜,当即就有人挖苦他是徒有虚名。
而王阳明听后却不慌不忙地铺纸提笔,作了一篇《来科状元赋》表示:
“下一次科考,我就是状元。”
接着他就一路游山玩水,返回了浙江老家。
不承想,三年之后,王阳明再次落榜。
换作常人定然早已崩溃,可他却依旧淡然道:世皆以不第为耻,我以不第动心为耻。
面对科举的不顺与外界的质疑,王阳明的内心始终淡定自若。
后来,他继续潜心学习,三年后,终于考中进士。
得益于稳定的心态,王阳明才能打破质疑,证明自己。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如王阳明那般经历一段至暗时刻。
一连串的糟心事会打击你,折磨你,击溃你。
能不能迈过去,全在于一颗笃定的心。
就如丰子恺所说,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
先把心态稳住了,不焦虑,不暴躁,你总会与惊喜不期而遇。
2
关于困境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泛海》
公元1506年,王阳明因为得罪了宦官刘瑾被贬往贵州龙场。
不料他刚刚离开京城,就遭到刘瑾手下的连连暗杀,可谓险象环生。
逃亡路上他提心吊胆,寝食难安,精神几近崩溃。
等到了钱塘江时,他心生一计:当即抛下衣物,纵身投江,装出投水自尽的假象。
在江中蛰伏许久,他搭上一只小船,顺江漂流数百里,这才摆脱了追杀。
得以喘息的王阳明钻进一个山洞就睡下了。
谁料想半夜来了一只老虎,朝着他大声嘶吼。
猛然惊醒的王阳明,顾不上害怕,抄起火把就向它挥舞起来。
老虎见火光四溅,这才扭身退走。
王阳明瘫软在地,可一想到自己已然绝境逢生,便又豪迈作诗道: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所遭遇的凶险,你若不把它放在心上,那它就跟天空中飘过的浮云没什么两样。
其实在这世上,命运从不偏袒任何人,人人都会遇到危机。
若是心有畏惧,困难就会无限放大,像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将你压垮。
就像画家杨普义说的:
挫折的大小根本就没什么界定,它只取决于你的内心。
当你战胜了内心的恐惧,不害怕,不怯场,困难就已经解决了一大半。
3
关于过失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示诸生(其一)》
王阳明在诗中说,人人心中都住着一位孔夫子,只不过被外物遮蔽,不为自己所知。
只要持一颗自省之心,时时擦拭内心的蒙尘,你就能不断纠正过错,得以成长。
公元1516年,王阳明奉命挂帅,剿灭赣州土匪。
首次出征,官军连连破敌,大土匪詹师富被打得落荒而逃。
王阳明杀敌心切,带着身边几十个士兵就追击上去。
哪知半路中了土匪的埋伏,王阳明一下子就被土匪刺下马来,军队也随之溃败。
幸好随身护卫以死相救,他才得以冲出包围圈,捡回一条命。
面对战斗的失利,王阳明并未责怪他人,而是反思道:
若不是自己急功近利,冲锋上前,就不会导致战斗失败。作为一军统帅,我理应处在后方,稳定军心。
此后无论战况如何紧急,他也会坐镇帅营,调兵遣将。
最终在王阳明的沉稳指挥下,短短两年多,便彻底平定了匪患。
王阳明曾说,天理人欲,精微之处必须时刻反省体察。
我们很多人频频犯错,不是能力不够,而是反思不足。
错误的经验就如一层厚厚的灰尘,遮掩了我们的才智。
而真正的智者,不是从无过失,而是懂得自省,不断修正自己。
时刻检视言行,修葺内心,你才不会重蹈覆辙,在反省中持续进步。
4
关于遗憾
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
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中秋》
季羡林说,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美的人生是没有的。
生活没有圆满,凡事也总有缺憾。
不将悲喜寄于外物,你才能收获内心的完满。
公元1518年中秋,因为剿匪功成,王阳明得以赶回家乡与父亲团聚。
看到卧病在床的父亲,王阳明心中满是自责与愧疚。
他回想过去十多年,自己东奔西跑,颠沛流离,没有一天陪在父亲身边。
本该享受儿孙之乐的父亲,却只能孤零零住在浙江老家。
等到自己小有成就,父亲却已白发苍苍,时日无多。
念及此处,王阳明不禁垂泪。
到了晚上,他正打算拉着父亲共赏月华。
谁知天公不作美,原本晴朗的夜空,忽然乌云满天,不见一丝月光。
王阳明想到中秋佳节没能与父亲共赏一轮明月,心中又是一阵失落。
可当他看着夜空中变幻的云彩,忽然转念又想:
天气是阴晴无定的,明月同样也不会一直相伴。
岁岁年年,日日夜夜,我们总会遇到没有月亮的夜晚。
但只要心中有一轮明月,照样不会留下遗憾。
古人常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长久的圆满,遗憾与缺失才是常态。
既然我们无力改变过去,不如试着调整内心。
当你的内心开始变得强大,就不会着眼于此刻的一点不如意。
即便乌云遮蔽了月光,也能不怨不悔,淡然前行。
5
关于命运
痴人惩噎遂废食,愚者畏溺先自投。
人生达命自洒落,忧谗避毁徒啾啾。
——《啾啾吟》
公元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江西南昌起兵谋反,一路攻城掠地。
王阳明得知消息,立刻调兵遣将,只用35天便平定了宁王之乱。
他的弟子们认定老师平叛有功,必定受到皇帝嘉奖,个个兴奋不已。
谁料朝中不少人嫉妒王阳明的战功,就不断向皇帝进谗言。
他们先是污蔑王阳明贪污了宁王的财产,又谎称他要起兵造反。
弟子们听说后,立刻又变得惶恐不安,夜不能寐。
他们还一再劝王阳明赶紧上书皇帝解释此事。
哪知他不仅无动于衷,还照例前往城外军营操练兵马。
看着弟子们焦躁不安的样子,王阳明告诫他们:
“难道你吃饭怕噎着就不吃饭了吗?难道你怕被水淹死,就干脆投河自尽吗?
人生自有命数,何必去担忧。”
说罢,王阳明就如往日那般讲学去了,毫无忧惧之心。
一个月后,终于传来皇帝的旨意:
皇帝根本没有问罪王阳明,只是命令他重新上疏平叛过程。
弟子们担惊受怕许久,原来只是虚惊一场。
《尚书》有言,天难谌,命靡常。
命运就是如此变幻无常,上一秒还阳光朗照,下一刻就暴雨倾盆。
与其为未知的命运焦虑惶恐,不如坦然地过好当下。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试着把心放宽,止住不安的念头。
当你拥有随遇而安的能力,前路自然就会柳暗花明。
王阳明在临终之时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人这一生,多的是事与愿违,多的是想不通意难平。
但真正决定你幸福与否的,不是你经历了什么,而是拥有什么样的心。
读懂王阳明这5首诗,领悟心学的智慧,开悟己心。
当你把自己的心修好,不害怕不慌张,再大的难关也能从容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