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春教案设计(《春》教学设计)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28 08:06:12    

【设计意图】

朱自清的《春》作为一篇传颂不衰的散文名篇,它到底名在哪儿?美在哪儿?教师该教些什么?学生该学些什么?如何摆脱一般教学中空洞肤浅、人云亦云的那种“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的套路模式,真正引导学生领略、感受、品味出课文中真正的美来呢?

纵观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因此,该单元及本课的教学目标宜于确定为:a.主要目标:领略景物之美,感受声韵之美,品味手法之美;b.次要目标:体会情怀之美,了解结构之美。

教学过程采用主问题立课法,主问题设计为:这篇优美的散文就像一首诗,写得极美。请大家读一读,想一想,课文美在哪里呢?把自己感悟到的美写出来,说出来,可以从课文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段落或者整篇文章来说。

此设计必须在学生反复的激情诵读的基础上展开。意在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解读课文;同时教给学生阅读同类课文的方法,为后面2、3课的阅读张本;更为重要的是训练和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可以预设的是,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回答一定是零碎的、片面的,有的地方也是有相当难度的,因此,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必须在具体的教学中随机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或示范引领,或点拨提示,或投影比较,一步步引导学生领略感受,揣摩品味,明确总结。

最后,设计一道片段写作练习,以读促写,同时以写来巩固阅读所得。

【教学目标】

1、识记并积累生字词,了解作者。

2、反复诵读课文,领略景物之美,感受声韵之美,揣摩、品味语言,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课文,领略景物之美,感受声韵之美,揣摩、品味语言,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景物描写的角度和方法,整散结合的句式。

【教学准备】

1、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学生字词,了解作者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古诗铺设,导入新课

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描写春的古诗文名句。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学海洋中,描绘、赞美春天的诗文俯拾皆是、不胜枚举。春天是一首诗,春天是一幅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赞美春天的经典美文《春》。

二、展示目标,走进作者

1、多媒体投影,学生齐读。

2、了解作者。

3、字词检测。

投影: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略

三、教师范读,想象情景。

听读要求:注意朗读的语速、语气、节奏、重音和停连,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初步感受课文之美。

四、诵读感悟,品味欣赏。

1、多媒体展示

这篇优美的散文就像一首诗,写得极美。请大家读一读,想一想,课文美在哪里呢?把自己感悟到的美写出来,说出来,可以从课文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段落或者整篇文章来说。

(结构之美 景物之美 语言之美 情怀之美) 【不展示】

2、轻声自读。

自读要求:认真默读,仔细揣摩,勾画圈点,批注整理,小组交流,把自己感悟到的美写出来,可以抓住课文中的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段落或者整篇文章来说,写出要点,准备发言。

3、感悟品味。

引导学生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自由表达,讨论交流,教师随机示范引领,点拨提示,明确总结:(板块次序以学生发言而定)

(1)了解结构之美:

①课文采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试用四字短语概括出每个板块的内容(教师示例:盼望春天)

②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投影:

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主体部分描写草、花、风、雨、人,采用并列式结构

条理明晰,自然流畅,谨严完整,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感悟景物之美(内容上)、情怀之美(主旨上):

①课文写了哪些景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主体部分,在朗读中感悟,并用一个短语概括所写景物及人物情怀:

景物之美 情怀之美

绿草如茵 自然放松

百花争艳 心花怒放

和风习习 心旷神怡 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细雨如织(烟雨朦胧) 安详宁静

万人迎春 充满活力、充满希望

(课堂学生发言:春草: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神清气爽、随心所欲、悠然自得、轻松愉悦。春花:姹紫嫣红、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繁花似锦、春暖花开、群芳吐艳,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心旷神怡、欣喜若狂、兴致勃勃、兴奋激昂)

②课文写山,写水,写草,写花,写风,写雨,写人,内容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3)品味手法之美(描写上):

①品味修辞之美:

a.学生勾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等,反复揣摩品味,体会其表达效果。

b.学生小组讨论,课堂展示。

C.教师明确、总结,投影:

自己的随课总结:“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运用拟人手法,一个“闹”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地描绘出蜜蜂熙熙攘攘、辛勤忙碌、争先恐后、充满生机、热闹非凡、团结和睦、春意盎然的热闹景象。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睡醒、张开: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象。

排比手法:句式整齐,富有气势,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春天的美。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刚落地的娃娃”表现春天的“新”,像新生命的开始,给人以无限的希望;“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状写春天的美,令人喜爱;“健壮的青年”赞美春天充满活力,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d.学生勾画出文中其他比喻句、拟人句,并加以赏析,课堂展示。

比喻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排比句式写景,可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增强气势。

拟人化的写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

②探寻描写角度和方法:

投影文句,引导学生感知、概括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提问:第二段是描绘春草的,可是原文为什么还要写人的活动?

学生朗读揣摩,发言交流。

教师明确总结: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拓展巩固:浏览第四、五、六段,标注出用了此种手法的句子。

生活实例:结婚的喜庆场面

学生找出文中结构类似的其他文段,放声朗读,自由发言。

投影第四、五、六段相关语句,引导学生探寻、概括

投影:

春花:由花及虫,由实到虚,由高到低

春风:由春风到芳香到声音,由触觉到嗅觉到听觉

春雨:由物及人,由近到远,由静到动 时间推移

教师总结,投影:

由景及物及人,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有静有动,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实有虚,有详有略,空间转换,时间推移,活泼灵动,生机勃发,使得画面更有层次感,更为丰富饱满,更为立体,意味更为浓郁醇厚。

教师举例。(结婚的喜庆场面)

(4)感受声韵之美

提示:此版块学生不易发现,教学中宜于投影相关语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揣摩体会。

①投影: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 ,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城里乡下,各家各户,老人小孩,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筋骨,抖擞精神 ,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提问:从每句的字数和句式上看,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投影:

整散结合、长短交错。

③品味整散结合、长短交错的句式之美:

学生朗读,体会,发言,教师明确、投影:

整句:形式整齐,音韵和谐,气势贯通,节奏鲜明,易于上口,语势强烈 (参考问吧:什么是整句,散句,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短句:简洁明快、节奏感强、活泼有力

整散结合、长短交错 波澜起伏,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错落有致,引人入胜

投影:

教师总结,投影:

学生就某一情境仿写一组整散结合、长短交错的句子。

五、总结整理,反思内化。

教师总结投影,学生笔记整理。

景物之美(内容上):丰富多彩 生气盎然

声韵之美(语言上):整散结合 长短交错

手法之美(描写上):角度丰富 修辞生动

情怀之美、结构之美(次要目标,点到即可)

相关文章